栏目分类
你的位置:188金宝搏官网开户 > 新闻动态 > 【阜成门外】汪毅:高市值的美股“科技七巨头”每股收益为何偏低?
发布日期:2025-04-14 03:06 点击次数:168
中新经纬2月19日电 题:高市值的美股“科技七巨头”每股收益为何偏低?
作者 汪毅 长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华能软科学评审专家
近日,美股迎来一波反弹,科技板块再次领涨,成为美股发动机。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18日,美国“科技七巨头”Alphabet、亚马逊、苹果、Meta、微软、英伟达和特斯拉市值总和约为17.7万亿美元,超过日本、德国、英国和印度股市的市值总和。
美国“科技七巨头”最新市值 来源:Wind
美股“科技七巨头”的表现得益于多方面因素。在技术层面,它们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自动驾驶等前沿科技领域投入大量资源,取得众多领先成果,持续推动业务创新与增长。在商业模式上,通过构建平台生态,如苹果的硬件软件生态、亚马逊的电商云服务生态等,形成强大的用户粘性和网络效应。市场方面,它们凭借品牌影响力和技术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扩张,占据了广阔的市场份额。宏观环境方面,全球低利率环境使得投资者对高增长潜力的科技股青睐有加,大量资金流入推动了科技股股价上涨和市值提升。同时,人才集聚、知识产权积累以及多年的品牌建设也奠定了基础。
不过,“科技七巨头”高市值之下每股收益总和却大约只有前述四个市场整体成份股的五分之一左右。这一方面说明市场对这些公司的未来增长预期极高,投资者愿意为其潜在的发展前景支付高溢价,以市值反映出对它们在新兴领域巨大发展潜力的看好;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当前它们的盈利能力与市值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匹配,可能存在估值泡沫风险,公司需要在未来实现业绩的大幅增长才能支撑起当前的高市值。
这可能带来多方面影响。积极方面是能吸引更多资金进入科技领域,推动行业创新发展;但消极方面在于,若未来业绩不及预期,可能引发股价大幅下跌,冲击市场信心,导致市场波动性加剧,还可能使投资者对科技股的投资热情降温,甚至引发市场对整个科技板块的重新估值,同时也可能会引起监管机构对市场过度集中等问题的更多关注。
此外,美国进入降息周期,虽在一定程度上能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但市场对“科技七巨头”的高估值以及盈利增长与估值不匹配的担忧难以消除,资金可能会流向更安全或更具性价比的资产,对其股价造成压力。从自身业务来看,“科技七巨头”的云业务等核心板块增长放缓,盈利增速下滑,投资者对它们未来的盈利能力预期降低,容易引发股票抛售,这一现象在美股最近一个财报季已有所体现。而中国AI的崛起,像DeepSeek展示出的低成本、高效能模式,使投资者对美国科技巨头在AI领域巨额投入的合理性产生质疑,进而引发对美股AI叙事的冲击,加剧股价波动。不过,若“科技七巨头”能够凭借自身的技术积累、用户基础和品牌影响力,成功将新技术应用于业务,实现盈利增长,那么它们仍有继续领跑美股的可能。(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宋亚芬